• 网站首页   |   收藏本站   |   设为首页
  • 站内搜索:
  • 一日一病【汗证】

        春节过后,江南的雨一直下个不停,从除夕开始,横扫元宵节,清明节,梅雨季节……一眼看不到头,太阳偶尔露个笑脸,大家还没来得及庆祝,雨又淅淅沥沥落了下来,网友们无奈的无奈,打趣的打趣:这不是《流浪地球》,这是“流浪太阳”啊!

    事件回顾 

         近日,傅晓骏名老中医工作室来了个患者,中年女性,平素闲赋在家的富太太,本应尽享生活,谁知近段时日,身如雨下,汗如流水,夜间辗转难眠,随身带的毛巾转眼就湿了,也曾造访大大小小的医院,查过胸片验过血,就是不明所以然,在百般无奈下,打听到傅晓骏善治疑难之证,来诊室诊疗,傅晓骏教授经辨舌苔,查脉象后,诊为汗证、伤湿自汗,予中药7剂,患者感出汗减少,再予7剂,汗少一半,经前后约一个月的时间治疗,患者感症状大有改善,现如今已身轻如前,夜寐能安了。

    那么汗证是什么? 

    有了汗证怎么办? 

    跟小编一起来“涨知识 

    汗证 

    为心液,属五液之一。 

    正常出汗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,

    凡异常出汗者皆属于中医的“汗证"。

    汗证最早见于《内经》,

    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阳加于阴谓之汗。"

    汗液就是由阳气蒸化津液,发泄肌肤腠理而形成的津液。

    汗证分类

     明·戴元礼《证治要诀· 盗汗自汗》曰 “睡则汗出,醒则倏收,名曰盗汗,不分寤寐,不因劳累,自然汗出,名日自汗。"

    简单点说 

    就是醒着出汗叫自汗; 

    睡着出汗叫盗汗。 

          当然,还有脱汗、战汗、黄汗等,要注意鉴别,不能一概而论。

    汗证原因

    怎么会出现汗证呢 临床上汗证既可单独出现,也可作为伴随症状出现在其他疾病中:如肺结核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风湿病、糖尿病等疾病。

    除了以上疾病,汗证出现原因有以下方面:

    1.肺气不足 

    2.营卫不和 

    3.心血不足 

    4.阴虚火旺 

    5.湿热迫蒸 

    治疗原则

    有了汗证,怎么办? 

         治疗汗证时,应着重整体辩证,辨明阴阳虚实。一般来说,汗证以虚者多。自汗多属气虚不固;盗汗多属阴虚内热。但也有实证,如肝火、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。有若不辨证就自行配药,病情加重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。

    中医治疗

    根据汗证出现原因,治疗汗证当从五大方面入手

    肺卫不固

    症状:汗出恶风,稍劳汗出尤甚,易于感冒,体倦乏力,面色少华,脉细弱,苔薄白。

    治法:益气固表

    方药:玉屏风散加减

    营卫不和 

    症状:汗出恶风,周身酸楚,时寒时热,或表现半身、某局部出汗,苔薄白,脉缓。 

    治法:调和营卫

    方药:桂枝汤加减

    心血不足 

    症状:自汗或盗汗,心悸少寐,神疲气短,面色不华,舌质淡,脉细。

    治法:补心养血

    方药:归脾汤加

    阴虚火旺 

    症状:夜寐盗汗或有自汗,五心烦热,或兼午后潮热,两颧色红,口渴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    治法:滋阴降火

    方药:当归六黄汤加减

    湿热迫蒸 

    症状:自汗或盗汗,以头部或四肢为多,汗出肤热,汗渍色黄,汗出粘腻不爽,口渴不欲饮,小便色黄,色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    治法:清热泻脾

    方药:泻黄散加减

    注意事项 

    汗证病人该注意什么呢? 

        汗证患者的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,汗出之时,腠理空虚,易于感受外邪,故当避风防寒,避免感冒。汗出之后,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。出汗多者,需经常更换内衣,并注意保持衣服、寝具干燥清洁。

           症状严重的还是需要到医院找医生辨证论治,对症下药才能缓解症状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傅晓骏名老中医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