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网站首页   |   收藏本站   |   设为首页
  • 站内搜索:
  • 【一日一药】玉米须

       玉米须

    玉米须原产美洲,明代始传入中国,又名玉麦须(《滇南本草》),五蜀黍蕊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棒子毛(《河北药材》)。入药始载于《滇南本草图说》。


    【性味】甘,平。

    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温,味甘。"

    ②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“甘,平。”

    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甘淡,无毒。"

    【归经】归膀胱、肝、胆经。

    【作用】利水消肿,利湿退黄。

    【主治】

       1、《岭南采药录》:“又治小便淋沥砂石,苦痛不可忍,煎汤频服。”

       2、《滇南本草》:“宽肠下气。治妇人乳结红肿,乳汁不通,红肿疼痛,怕冷发热,头痛体困。”

        用于急、慢性肾炎,水肿,急、慢性肝炎,高血压,糖尿病,慢性鼻窦炎,尿路结石,胆道结石,小便不利、湿热黄胆等症。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。

    【用法用量】

    煎服,30-60g。鲜者加倍。




        玉米须作用广泛而确切,主要有利尿、降血压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利胆等。但是人们吃玉米时,往往会把它扔掉,极其可惜。
    1.利尿作用  口服或皮下注射均有利尿作用。给药后,首先血中氯化物浓度增加,然后尿量和尿中氯化物含量增加,其利尿作用机制主要是肾外性的,与咖啡因合用有协同作用。玉米须8一l0g制成煎剂口服。对正常人有轻度利尿作用,但弱于猪苓和咖啡因。
    2.降血脂作用 玉米须煎剂对高脂血症患者同样具有降血脂作用,从而起到保护心脑,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( 包括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) 的发病率。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脂质代谢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,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。
    3.降压作用   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,亦有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。玉米须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。小剂量玉米须对心脏无影响,较大剂量时心跳高慢、减弱。玉米须有扩张外周血管并具有持久的降压作用,尤其对冷血动物的降压作用持续时间最长,当玉米须与决乌汤合用时,其降压作用大为增强,并且作用时间也有所延长。
    4.利胆作用 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,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,粘稠度、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。人口服玉米须制剂后15—30min出现胆囊反射性收缩,胆汁择出增加。此作用比镁盐慢,但较为持久,且不伴有肠蠕动增加和稀便。
    5. 降血糖作用 玉米须中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,如皂甙、黄酮、生物碱、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等,而其中的皂甙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成分,另外玉米须中还含有铬这种元素,铬是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,可以加强胰岛素功能,使身体内糖分能够很好的利用。而且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,可以有效的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并清除自由基,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,而且将玉米须煮水里面所含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高于大豆异黄酮,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。
    6.其他作用 玉米须含维生素K,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。


    适合人群
        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
    禁忌人群
       玉米须无毒,但是含大量硝酸钾、维生素K、谷固醇、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,有利尿、降压、降血糖、止血、利胆等作用。所以,有低血压的人不能吃玉米须。
     玉米须具有降低餐后血糖,改善胰岛功能,一般空腹喝时人体容易出现低血糖,宜餐后服用,低血糖患者不能吃。 此外,还应当注意多尿、小便控制困难的患者不宜多用;腐烂的鲜品玉米须或生虫的干玉米须,不可食用。